北京、广东等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70名“AI(人工智能)公务员”在深圳福田区上岗……AI无疑是当下新质生产力中最火热的新宠。从2023年初ChatGPT-4(第4代对话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横空出世,到2024年末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V3火爆出圈,短短两年,“人工智能”这一过去听起来“高大上”的潮流词汇早已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近年来,辽港集团紧跟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发展浪潮深入推进“数智辽港”建设,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港口安全管理核心需求,以“大模型+小模型”模式有机整合AI技术,着力构建“AI+安全”数智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出一批港口安全管理智慧应用,为辽港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智慧云平台为港口安全管理注入“数智之力” 辽港集团依托安全管理智慧云平台数字化建设成果,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内容生成和视觉识别能力,打造包括AI安全助手、特种作业专项管理等功能的“AI+安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全方位提升港口安全管理数智化水平。 平台通过深度整合20余部安全法律法规、10余部安全管理条例和2万余条安全知识问答对话,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库,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端应用,随时随地学习和查询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范,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和现场安全检查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平台还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结合部分港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相关作业的操作规范问答、条件研判、报告撰写等辅助功能,大大提高港口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 深度学习算法助力港口环保管理精益求精 由于作业货种的物理特性,环保管理一直是散货码头安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散货码头之一,营口港一公司为进一步推进港口环保精细化管理,在港区重点部位安装视频抓拍设备,并引入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对港内货车撒漏、苫盖不到位等环保违规场景进行海量学习训练。该系统实现了对港内车辆环保违规行为的精准识别和实时监测,并能够详细记录每次违规事件的时间、地点、车辆信息等数据,自动生成统计报告,为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提高港区环保管理工作效率。 AI“鹰眼”让作业现场安全监管“明察秋毫”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将港口现场生产安全监管抓实抓细,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利用AI视频分析技术,对港区内视频监控画面进行智能识别训练,实现了针对人员未戴安全帽、翻越围栏,车辆逆行、未停车礼让,消防通道堵塞等各类违规行为的智能识别和监测报警,其中检查桥周边人员违规穿越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5%,安全管理部门可根据违规事件报告第一时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处理。 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将视频AI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物联网技术、北斗设备、防碰撞设备等有机结合,构建港口机械驾驶智能安全监管系统。该系统能够深度分析港区视频监控画面,自动监测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各类异常行为和潜在作业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为安全管理人员作出决策提供建议。 
来源:辽宁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