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 寒来暑往,5年既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我们步履不停,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拓前人没垦过的荒,回望过去,是坚实的足迹。 山东港口官微推出专栏“五”换星移 科技蓝,让我们一起见证山东港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科技创新赋能港口的担当作为。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数字”基因让港口物流释放新活力 在港口物流通道上,处处流淌着“数字”基因。 仓库管理员在办公桌的方寸之间便可掌握数万平米仓库的仓储状态;货运司机仅通过身边的手机便可以轻松获取从货源到货物送达的全过程信息;进出口客户可随时随地快速查看千里之外的货物运输状态…… 自一体化改革以来,山东港口物流集团紧抓数字物流发展趋势,将物联网、区块链、AI、数字孪生、智能算法等技术与业务发展相结合,系统化打造“一通四达”数字物流产品(陆海通,海运达、陆运达、铁运达、跨境达),入驻用户超30万,业务办理量突破8000万笔,向着科技驱动业务、支撑服务、助力管理的数字物流阔步前行。 以“智”增效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两个备受关注的热词。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物流集团用“数字”答出高质量答卷。 提高业务线上化覆盖率。精准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持续优化陆海通平台服务功能,提供线上化服务250余项,线上化业务办理比例达到92%,让客户尽享“指尖便利”,推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提升物流去中心化水平。利用区块链技术,串联起运输、仓储、监管等环节,全面采集上下游全链条数据信息,对货物、车辆、机械等精准掌握、全程监控、实时调度,形成进出口地区、厂家、货源分布的监测体系,进一步减少物流管理成本。 沿着以上发展思路,港口物流服务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以仓储物流业务为例,物流集团积极探索研究物联网、区块链、智慧视觉、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在大型仓储物流中的应用,解决大宗货物在仓储过程中流程多、监管难等存在的难点、痛点,实现仓储作业数字化、生产进度透明化、货权管理精细化、货物安全智能化,有效降低仓储管理成本、物流成本,提升仓储物流服务能级。 以“数”提质 点燃港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一直以来,物流集团积极布局AI、5G、自动驾驶以及RPA等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在物流各场景的应用,打造具有港口特色的数字化产品,实现数字物流升级,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效。 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程物流单证AI识别平台。运用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AI图像识别等技术,将物流业务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对各类业务单证的快速准确识别,覆盖单证种类超过20余类,识别速度在1.5秒以内。 打造物流RPA机器人。将RPA机器人与AI大模型进行融合,辅助报关人员进行单据审核及货物申报,辅助海运操作人员自动获取免箱期、更新系统数据、汇总发送等,操作准确率高达99.9%,提升操作效率达90%。 以“技”强安 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也为港口物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物流集团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处处隐藏着“黑科技”。带智能温控喷淋功能的遮阳棚,环境温度达到28℃时会自动喷淋降温;带采集箱体温度功能的单体测温仪,实时传送高危货物集装箱温度;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冻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冷藏箱温度和通电运行情况……物流集团创新打造涵盖全过程、全领域的30大技防设施,用数字化手段全方位保障货物安全,助推平安发展。 这仅仅是以“技”强安的其中一“点”。在国家科技强安的号召下,物流集团以实现多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为目的,利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倾力打造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平台,开发恶劣天气预警、机械设备监管等系统,对安全生产、边界布防、人机监测等领域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防范,全面织牢安全科技巨网。 数字赋能发展,创新决定未来。立足新起点,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将持续丰富“一通四达”产品功能,聚力突破“卡脖子”问题,推进海运服务一体化、运输服务全程化、客户服务专业化、数据驱动一体化,在新征程上拓展发展新空间、书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山东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