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二期)通过竣工验收
发布时间:2024-12-03 10:55

        11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二期)竣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州市港务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州海事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港务局海港分局、广州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广州市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南沙区卫生健康局、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以及五位特邀专家组成项目验收组。经现场核查及充分讨论,一致表决同意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二期)通过竣工验收。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全自动化码头。该工程作为全国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和广州市“攻城拔寨”建设项目、《南沙方案》中明确的重点建设项目,是自动化码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核心技术国产化

        该项目集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一体,制定了全球领先、具有广州特色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简称IGV)、堆场平行布置侧面装卸、国产软件系统、港区全自动化”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方案,从设备制造到系统开发都实现了国产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可复制可推广,为自动化码头技术推广和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贡献了中国智慧、广州方案。

        精益求精体现在哪?

        项目建设过程中:

        提出了“堆场平行布置+空间隔离型”江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型布局模式。

        创造了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的“钢管组合板桩+水泥搅拌桩+回填泡沫轻质土”的深水码头结构。

        开发了大直径钢管组合板桩沉桩精细化施工系统、集装箱堆场集约式管沟等多项关键技术。

        率先引进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大规模将新材料泡沫轻质土、综合管沟应用在港口工程中。

        应用了BIM技术、无人机+GIS等先进技术,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树立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样板工程形象。

        ......

        项目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10项,其中发明专利多达70多项。

        频频亮相行业舞台

        该项目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验收,荣获2024年“亚太绿色港口”称号等,受邀在中国港口协会、服贸会、进博会、全球物流技术大会等国内外交流盛会上展示智慧港口创新发展成果。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参展期间,广东省商务厅、广州港参展人员主动为参观领导、嘉宾、媒体电台和观众介绍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成果。

        在CCTV、省市各级媒体的见证下成功实现了实船联合调试、全流程测试、正式投入运行,码头自动化作业效率稳步提升,最高船时效率240自然箱/小时,最高桥时效率45自然箱/小时。

        投入运营三年以来,生产业务量每年成倍增长,预计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20万标箱,累计完成540万标箱。

        党建引领激活智港动能

        南沙四期以“党建引领智慧港口”为目标导向,深入开展“领航先锋”工程、市管企业“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和“智汇港”党建品牌建设等特色党建工作。此外,联合参建单位开展党建“九方共建”、成立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联合工会,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职工创新创效的蓬勃干劲。

        该项目建设以来,举办了多项省、市级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涌现了广东省“金锚奖”、羊城工匠、海港创新工匠等港口优秀人才;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州市管企业“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广州国资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州国企十佳党建品牌等;被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报道超过1600篇次,荣获全国交通重大工程新闻宣传“十佳”项目,智慧港口品牌形象鲜明。

 

 

来源:广州港集团

 
一项小创新 每年省出4100小时理货人工成本
山东港口日照港打开智绿之窗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海港首批纯电动港外集卡牵引车正式投用
深圳港集团大铲湾港区电动拖车换电站正式投产
浙江海港2024年给到港货轮充电超2000万度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场内倒运实现100%清洁能源
宁波舟山港用电卫士上线千万箱级绿色码头
"太阳花"开在广州南沙港区首个零碳车间
宁波舟山港保税LNG加注覆盖双"千万箱"港区
广州港云计算数据中心荣获中国信通院典型案例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