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津港人: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攀登高峰!
发布时间:2021-01-25 15:08

 

【勇攀高峰津港人】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攀登高峰!

——记全国劳动模范左大伟

 


我们天津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不断去尝试、去突破……当港口真正需要我们拿出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冲锋陷阵,这是我们的责任。——左大伟

 

 

生活中,有人爱收集邮票
有人爱收集唱片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左大伟
最爱收集的却是——工程图纸
在别人眼里枯燥的线条与数字
在他眼里则充满了设计之美
多年来
他把自己经手的
各类项目图纸“能收尽收”
这些“宝贝”令他爱不释手
他经常在工余时间仔细研究复盘
日积月累
对港口建设方面的认识更深了
对建设项目的特点看得更透了
工作是一种乐趣时
生活就是一种享受
这就是左大伟
一个视工作为享受的天津港人!

 

 

1月17日,当左大伟从新闻中看到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泊位联调联试成功的消息后,一种天津港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所在的这片土地,他有太多的心得与感悟。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留下了“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殷切嘱托。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当年2月份,当新建智慧集装箱码头“落子” C段的消息传来,和广大天津港人一样,左大伟感到欢欣鼓舞……

 

作为津港建设公司参与C段建设技术咨询的项目组负责人,当左大伟看到码头地基处理的原设计方案时,他却感到了责任与压力:

C段项目用地面积75万平方米。这是一块在原货场、路面、滩涂上重新整合规划的土地,成陆年份差距大,土地成分特别复杂,最初的地基处理方案工艺费用高、完成周期长。

 

左大伟说:“以前我们的地基处理都是在吹泥形成的软土上进行,就像一块平整的蛋糕坯上施工。可在成分这么复杂的一块地上建设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有的。”

 

 

如何采用一种既经济、又高效,还能保证质量的地基加固工艺,成为天津港工程人员首当其冲要承担和解决的问题。在现行的地基加固工艺中,强夯工艺工期短、效果好、造价低,但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支持。为了论证强夯工艺的理论路线,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各大设计院和科研院校。他在听取了众多专家的意见建议后,坚定了他另辟蹊径的信心。

 

有了理论基础,还要有实验数据支撑,只有真正摸清土地的成分分布,才能找到解决强夯土地不均匀的最佳方案。在和公司领导汇报并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后,他开始了C段的强夯试验。

按照地基基本情况,他将实验选择在四个区域展开,分别在不同的地面进行强夯试验,最终目的是:从实际应用上、标准规范上寻找最均衡的施工工艺。

 

2019年11月份,左大伟项目组终于确定了针对C段的分级多变强夯工艺标准。采取这种工艺,可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将极大改善上下土层的分布,形成比较均匀、密实的地基。

2020年3月份,在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协作配合下,地基施工开始起步阶段。那时的左大伟每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C段地基施工现场。工程最较劲的时候正是盛夏时节,泥水、汗水搅在一起,可他全然不顾,认真验收每一遍强夯的效果。

 

2020年9月,地基加固终于完成,经测算,采取左大伟提出的工艺,可为集团公司节约数千万元。

看到C段联调联试激动人心的场面,左大伟动情地说:“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团队的贡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能够在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的骄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左大伟这种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来自于他就业之初,在优秀团队影响下的锻炼与成长。

 

2007年,天津港多项市级重点项目陆续上马,亟需专业人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左大伟被天津港建设公司(现天津津港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公司”)录用后火线上岗,本应7月份报到的他,足足比同届的其他人早了3个月。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左大伟感叹道:“就像一个还没经历过几次演习的新兵被投入到大会战中,压力很大。”刚走出校园,他就投入到当时天津港最大的仓库项目——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物流加工区一期工程建设中,而他当时所在的团队,就是大名鼎鼎的建设公司项目管理三部。

 

那时的他承担着物流加工区一期土建和消防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主体建筑庞大,工作难度大大超过了左大伟的预计。经验不足冲劲儿凑!作为当时团队中最年轻的项目员,他边学边用,将施工方案逐项拆解,梳理其内在联系,形成一条条清晰的任务线路。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他都始终坚持扎根在工程建设一线,按照工期要求,瞄准关键线路,盯节点、抓细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提出解决方案。

 

“回想起来,苦,真的特别苦。八九点下班再正常不过”,左大伟回忆道,“东疆港区那个时候多是开洼野地,蚊虫特别多,特别是每到晚上开会,蚊虫叮咬得厉害,灯底下待不了人,根本不敢穿短袖,不然身上被叮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包。”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左大伟和同事们一起咬紧牙关,克服种种困难,使项目按照预定计划于2008年12月8日顺利完成。

 

在谈到曾经同吃苦、共流汗的项目管理三部,左大伟总是满怀深情,感慨良多。“那是我整个职业生涯的起点,是我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项目管理三部的前辈们用言传身教诠释了一个天津港工程建设人员的品质和精神,那种在泥土中翻滚的毅力,那种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的打磨,深刻地影响了我。”

 

2012年底,因工作需要,左大伟从工程管理岗位调到设计岗位,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天津港集团内工程管理的翘楚。谈到这次调动,左大伟说“我们天津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不断去尝试、去突破……当港口真正需要我们拿出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冲锋陷阵,这是我们的责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专业技术领域更是如此。从工程管理转到设计,左大伟面对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空白。“既然选择做设计,不仅要干成,更要干好。”凭着这份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冲劲儿,左大伟抓紧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补短板、强弱项,全新的领域需要更加全身心的投入,他找来最新的专业书籍来读,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那时的他,办公室、背包里、汽车里,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书。“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每分每秒都很珍贵。因为技术这东西发展太快,你不把油门踩到底,以后只会越落越远。”正因为有着这份不服输的执着,他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设计风格——实用、严谨,一如他的为人。

 

港口发展,建设先行。2014年,天津港集团主动谋划运输方式转变,提前布局“公转铁”配套方案,南疆港区中部堆场纳入规划。这个总计划面积逾100万平方米的散货堆场是堪称天津港历史上占地面积、建设规模最大的堆场。

针对如此规模的堆场,如何在保证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成为摆在左大伟设计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

 

左大伟搜集图纸的爱好终于得以发挥。他将搜集十余年的散货堆场设计图纸进行逐一分析,同时借鉴行业先进水平的防风网设计。经过反复比对,最终选择采用广泛应用于港航业的预制管柱代替原有的预制柱,在满足防风效果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低项目综合成本近千万元。

如今的中部堆场,作为南疆港区货物中转的枢纽环节,在转变港口集疏运方式、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项目、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贡献着力量。

 

用脚步丈量天津港的每一方土地,用图纸记录天津港建设的点点滴滴,这就是左大伟的日常工作写照。多少个晨昏暮晓的辛勤付出,多少个日复一日的挥汗如雨。他的车,几乎跑遍了港区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笔,详实记录了港口建设的点点滴滴。车辆里程日益增长,笔记日益增厚,记载着一个全国劳模的成长历程、一位普通天津港人的攀登之路。

 

 

采访后记:

在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进程中
我们牢记嘱托,奋勇攀登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必将会有更多的左大伟
在天津港蓬勃兴盛的画卷中留下丹青重彩
书写灿烂人生

 

 

文/图 周思涵 薄承

 

来源:天津港集团 

 
天津港技能比武展风采比学赶超砺精兵
广州港人才强港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广州港集团新一批港口技能人才获认定
数智赋能 厦门港技术交流培训很硬核
浙江海港持续推进新八级工制度落地
招商局C Blue优才计划圆满落幕
全国理货行业技能大赛在青岛成功举行
浙江海港杯电动港口装卸技能大赛开幕
山东港口日照港职业技能大赛火热开赛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起重设备赛项开赛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