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集箱信息


首艘智能内河集装箱船舶常态化运行
发布时间:2025-06-05 09:53

        6月3日18时许,悠长汽笛划破天空,国内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的智能内河集装箱船舶——浙江海港内河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浙港内河002(智翼号)”缓缓靠泊嘉兴港乍浦港区码头,意味着该船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智翼号”总吨近1000吨,可满载64个标准箱。该船通过船舶智能集成信息平台、船岸协同交互系统、智能航行系统等关键核心系统的集成应用,可实现远程控制和特定条件下的自主航行。

        “这是我们的‘大脑’,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所在。”内河航运安全技术部副经理张晓亮自豪地介绍,“作为国内第一艘智能内河集装箱船舶,‘智翼号’的智能,主要体现在远程操控与自主航行。”有别于传统内河船的驾驶室,该船的驾驶台由数字化集成系统中控台和六块液晶显示屏组成,航道、航速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南湖区七星码头的远控站,船长身处岸上就能运筹帷幄,对内河上的智能船舶进行无距离限制远程操控,实现了“人在岸上走,船在水中行”。

        目前的自主航行是在限定条件下,在宽度70米以上的水域上,“智翼号”能大显身手——这得益于安装在船头船尾及左右舷侧的4台激光雷达和2台360°摄像头、3台180°摄像头,通过感知系统能自主测算航道信息(如桥梁净高)与周围船舶动态信息,在智能控制系统强大算力加持下,便能自主设计规避航行策略,确保航行安全无忧。

        “以前开船像走钢丝,现在就像装了‘天眼’。”段成伟是“智翼号”的驾驶员,有着十多年的驾船经验,他对船舶的变化感慨万千:“记得小时候,‘船老大’还是比较危险的工作,尤其是狭窄一点的河道上,经常有船只发生碰撞,遇到潮汛还容易翻船。这些年,内河运输发展太快了,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现在能在显示屏上看到所有信息,即使有风险也能提前预判规避,真是省心多了!”

        长三角地带水系发达,内河集装箱货运十分繁忙。内河航运自今年2月揭牌成立以来在线运营船舶150艘,预计今年可完成内河集装箱业务量100万标准箱。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多次远程控制和特定条件下的自主航行试验后,“智翼号”已具备内河智能增强驾驶能力。

        随着杭申线嘉兴段50公里智慧航道建设逐步完成,未来,内河航运将开展智能船舶与内河智慧航道协同示范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智能船舶的安全水平与作业效率,并形成可复制的推广试点经验,以实际行动推动水运与产业、城市、生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浙江海港

 
江海联运一箱制开启荆州外贸新通道
穿梭巴士激活黄金水道织大湾区物流网
湛江首票并行港+启运港退税业务落地
丝路海运东南亚跨境电商快速通道通航
再破纪录 苏州港助力储能柜加速出海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箱
南沙港首条点对点直航美西快线发布
西南出口轮胎“南沙-印尼”专线首发
天津港AGV首次装船发运圆满成功
一船到底 武汉-印尼专轮航线开通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