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集箱信息


“大湾区组合港”实现内地九市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3-06-25 09:29

        日前,“大湾区组合港”的“深圳蛇口—江门高新”线路正式开通,随着这条组合港线路畅通,“大湾区组合港”线路已100%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珠三角汇集了很多制造业企业,却因珠三角水网水深、桥梁等限制因素,大型国际货轮无法停靠,只能采取通过驳船运输至深圳港区,企业需奔走两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物流和时间成本随之上升。

        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化大湾区物流流转,深圳市交通运输部门与深圳海关等部门联合创新实施“深圳枢纽港+珠江沿线支线港”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将深圳港口货源腹地纵深拓展至珠三角内河沿线码头,将传统“转关模式”精简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通过“共享代码+水路调拨”,能够统筹港口间监管资源,提升域内水上运输效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发展,大湾区港口间空间壁垒被打破,促进深圳“枢纽港”近270条国际航线资源与沿珠江内河码头“支线港”临近制造业货源地的优势互补。

        “深圳蛇口—江门高新”航线的开通代表着“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在大湾区九市的拼图终于完整,大湾区港口群的规模化效应将显现,有助于区域港口群吸引更多货物汇集,辐射至更广阔的海外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在“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下,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蛇口港和江门高新港将共享港区代码,实现港口间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

        出口货物在高新码头“一站式”完成报关申报、查验等海关通关手续,通过驳船调拨至深圳蛇口港,直接换装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效推动海运物流运输链条顺畅衔接,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货物平均堆存期由5—7天大幅缩短至2天内,整体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20%,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模式下,进出口企业在属地真正实现了“三个一”通关模式,简化了手续,提高了通关效率,节省了运输费用,深受广大进出口用户的欢迎。

        一同期待未来“大湾区组合港”开通更多航线。

 

 

来源:广东交通

 
山东港口举行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会
天津港集团创新推出“一单制2.0”
盐田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实现单月盈利
山东港口碳中和港口物流园区完成认证
安徽宣城国际陆港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行
山东港口烟台港LNG罐箱业务提能增效
宁波远洋干熄焦“散改集”运量破万箱
新华社聚焦连云港港&中哈基地
浙江海港海外云仓开启迪拜端中转业务
湘粤两地三公司共同经营集拼卫星仓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